阿特新闻

解读上海双年展主题

时间:2012年09月28日 作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记者:此次双年展主题是“重新发电”,如何解读这一主题?
  李向阳: 2012(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以“重新发电”为主题,但这绝不是简单的物理发电。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不仅是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更是有110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它从城市的能源供应点,变身为艺术馆,以精神能量的形式重新介入市民生活当中。这不是一种巧合,这种“重新发电”,是一个城市、一个民族在进步中的自省。
  记者: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有怎样的目标定位?
  李向阳:与其它艺术门类比较,当代艺术更贴近生活,甚至和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杜桑给现成品如小便池贴上标签“泉”,然后直接送往美术馆展出,他的探索彻底打破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让我们迎来了这样一种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时代。参观当代艺术展与其说是欣赏艺术,不如说是感受创意,享受灵感。也就是说,只要有创意,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我们希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搭建起当代艺术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为民众打造一个活跃、创新、开放的当代艺术学习中心。
  记者:在当代艺术本土化方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做出怎样的努力?
  李向阳:一方面,希望引导传统艺术中国化走向当代发展,突破种种禁锢,以更自由多元的手法和媒介进行创作,使其具有清新活泼的时代气息和实验的、探索的当代精神。另一方面,希望引导源自西方的中国当代艺术立足本土文脉和传统资源,形成真正的中国方式,而不是对西方当代艺术的翻版,不惟西方马首是瞻,逐渐扭转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对西方亦步亦趋的局面。
  著名艺术史家汉斯·贝尔廷曾表示,他很期待中国人的新鲜视角。什么才是中国人的新鲜视角?无非是非西方文化的加入,即中国文化的加入,而不是跟随西方重复西方。
  记者:无论是怎样的艺术创新,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李向阳:对,当代艺术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我们的审美与情感,这个很重要。就像有人说的,传统不是母亲压在箱底的旧衣裳,需要我们抽出经纬,变成今天的云裳。我们不能总停留在梅兰竹菊,一定要和时代接近,展示今天中国人的情感。
  记者: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在即,如何评价它的表现?
  李向阳:应该很优秀吧。第一,它有一个风格迥异、充满记忆、体量可观、功能齐备的建筑空间;第二,它有一个享誉内外、日臻成熟的品牌上海双年展;第三,它有一群人,一群包括了政府官员、商企伙伴、业界精英、莘莘学子在内的,满怀着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努力实践着“中国艺术当代化、当代艺术中国化”的人们。
  如果说博物馆是保存历史和记录历史的,那我想说,当代艺术博物馆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建造历史。上海双年展的历史已经开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同样如此。

责任编辑:刘倩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