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高波摄影西藏1985-1995》法国巴黎大皇宫发布,国际摄影大咖悉数到场
时间:2016年11月21日 作者: 来源:阿特网
全套148幅原作均为独幅作品。书内藏品全部来自欧洲摄影博物馆馆藏及摄影家、收藏家、本书的联合出品人钟维兴先生私人收藏。
欧洲摄影博物馆已定于2017年2月7日至4月9日举办 “GAO BO高波|谨献THE OFFERINGS”影像及影像装置作品展。高波成为进入欧洲摄影博物馆的第一位中国艺术家,馆方为其提供五个展厅中的三个最主要的展厅,这次展览也将是历史上欧洲摄影博物馆首次在户外展出作品的展览。“高波摄影西藏1985-1995”系列作品也成为整个展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
筹备出版这部巨型手工书的整个过程中,雅昌与高波真正实现了一次高难度的、看似不可能的出版冒险。
亚麻布,藏纸,精心选择的手工染色麻绳,呈现出粗粝朴拙的自然美感。这种手工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工人印前的准备工作上,也体现在作者对制作环节的细节处理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装帧专业出身、荣获过“世界最美的书”大奖的高波,深度参与这部书的编辑、设计和印制工作。书中每一张独幅作品,都经过雅昌技术人员近4个月的电脑调整和制作。油墨在印刷过程中造成的纸张不平整,印刷翻动时造成的细微纸痕,0.1%的颜色偏差,血书文字的色调处理,暗部颜色的细微调整,照片因年代久远而留下的划痕和灰尘被刻意保留……每一个细微之处,高波都亲自过问。
“这样的工作,必须是跟设备,跟技术工人,跟作者的眼睛,三位一体才能做到。如果只谈感觉,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就不能实现。所有的细节问题和技术难关,都在印前被一个个地完善解决。所以,我的书已经成为原作,这就是这本限量收藏版手工巨型书的最大意义。”
高波小传:
艺术家GB(高波的缩写),1964年出生在一个从哈尔滨迁移到四川省德阳市的工人家庭。
198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同年先在中央戏剧学院入学,七天后,转学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7年毕业后在圆明园附近开始过上独立艺术家的“北漂”生活,之后这里也逐渐形成了“圆明园画家村”,这段在北京“北漂”的日子被吴文光执导的纪录片《流浪北京》记录下来。这期间他完成了著名的西藏系列黑白摄影。
1990年GB旅居法国,签约法国VU视觉图片社和VU画廊。进入2000年时他写道:“艺术是我唯一剩下的那点儿相信的东西,所以我选择不能廉价卖了。” 他在这年决定不再“搞艺术”了。
2003年,开始尝试小型建筑设计,同年成立了以BoARCHI命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2009年他结束了短暂的建筑设计的工作,重新回到了他于1998年在北京初建,2007年重建的上苑工作坊“百根园”,开始了以影像媒介、综合材料、新媒体作为主要材料的有机艺术和戏剧现成品创作。
在艺术创作和生活中践行着GB自创的一个主义─“裸思主义”,他称自己为“裸思者”,并创造Laostist一词。裸思音译自英文“迷失&失败者(Lost&loser)”和“老子(Laozi)”。他说:裸思者就是裸露的老子,裸思主义Laostism就是清空主义的主义,是美学和哲学层面的天体主义。
高波2015年之后改用“GB”为作品签名,作为他重新再出发的一种时间标签。近些年,他在“裸思主义”上建立的一套系统和影像装置类作品,被他视为“黑色时期,一个不断变化的行进过程”。2011年10月28日晚7点,有机艺术作品1号《迷失的永恒》在上海外滩美术馆现场实施。2014年9月,在韩国“2014大邱摄影双年展”上举办《裸思者的挽歌》个展。2015年至2016年,在北京798东京画廊举办了三个月的连续个展“THE GREAT DARKNESS•黑系 ----从高波到GB 影像装置作品展”。
2016年,个人作品集《高波摄影西藏1985-1995》由雅昌文化集团和欧洲摄影博物馆联合出版;《高波1-4卷》本文献画册也由雅昌文化集团和欧洲摄影博物馆联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和意大利Contrasto同期出版,全球发行。
艺术家GB(高波的缩写),1964年出生在一个从哈尔滨迁移到四川省德阳市的工人家庭。
198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同年先在中央戏剧学院入学,七天后,转学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7年毕业后在圆明园附近开始过上独立艺术家的“北漂”生活,之后这里也逐渐形成了“圆明园画家村”,这段在北京“北漂”的日子被吴文光执导的纪录片《流浪北京》记录下来。这期间他完成了著名的西藏系列黑白摄影。
1990年GB旅居法国,签约法国VU视觉图片社和VU画廊。进入2000年时他写道:“艺术是我唯一剩下的那点儿相信的东西,所以我选择不能廉价卖了。” 他在这年决定不再“搞艺术”了。
2003年,开始尝试小型建筑设计,同年成立了以BoARCHI命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2009年他结束了短暂的建筑设计的工作,重新回到了他于1998年在北京初建,2007年重建的上苑工作坊“百根园”,开始了以影像媒介、综合材料、新媒体作为主要材料的有机艺术和戏剧现成品创作。
在艺术创作和生活中践行着GB自创的一个主义─“裸思主义”,他称自己为“裸思者”,并创造Laostist一词。裸思音译自英文“迷失&失败者(Lost&loser)”和“老子(Laozi)”。他说:裸思者就是裸露的老子,裸思主义Laostism就是清空主义的主义,是美学和哲学层面的天体主义。
高波2015年之后改用“GB”为作品签名,作为他重新再出发的一种时间标签。近些年,他在“裸思主义”上建立的一套系统和影像装置类作品,被他视为“黑色时期,一个不断变化的行进过程”。2011年10月28日晚7点,有机艺术作品1号《迷失的永恒》在上海外滩美术馆现场实施。2014年9月,在韩国“2014大邱摄影双年展”上举办《裸思者的挽歌》个展。2015年至2016年,在北京798东京画廊举办了三个月的连续个展“THE GREAT DARKNESS•黑系 ----从高波到GB 影像装置作品展”。
2016年,个人作品集《高波摄影西藏1985-1995》由雅昌文化集团和欧洲摄影博物馆联合出版;《高波1-4卷》本文献画册也由雅昌文化集团和欧洲摄影博物馆联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和意大利Contrasto同期出版,全球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