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没有“回春”修复术 无法看到刘海粟早期油画真容

时间:2016年05月06日 作者:范昕 张立行 来源:文汇报

    今年是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先生诞辰120周年。历时3年建成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最近刚刚揭开面纱,并将于6月推出开馆大展《再写刘海粟》。在大展的第一展厅,将展出刘海粟早年两次欧游所创作的油画作品。然而,届时当这一幅幅精彩的刘海粟早期油画完好如初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不知人们是否知道,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曾经破损不堪,无法示人。只是后来经过油画修复师妙手回春,巧妙精心的修复,方才恢复了原貌。


《夫子庙前》


     据粗略统计,刘海粟一生留存的油画大约有600多幅,部分收藏在刘海粟美术馆,部分流散在社会上。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600多幅作品将近有一半左右曾经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长时期无法公开展出亮相。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有关方面启动了对刘海粟油画的修复工程,历经10多年方才陆续让200多幅刘海粟油画重见天日,其中多数是刘海粟早期油画。


《日光》


    任何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若想流芳百世,都离不开修复师的贡献。500多岁的达芬奇《蒙娜丽莎》 至今修复过70余次。伦勃朗创作于1642年的 《夜巡》,更是有着一段惊心动魄的修复史。仅仅在最近100来年间,这幅作品就曾险遭三次“毁容”:20世纪初,一位失业海军试图用刀毁掉画面,还好厚厚的油漆保护了它;1975年一位失业教师在博物馆关门后对着画面连划了12刀,甚至划破了画布;1990年,一位精神病人朝画面扔去了一袋酸性溶液。历经多次大阵仗的修复,如今平均每天都有5000人得以在博物馆参观这幅经典名作。博物馆也还曾将 《夜巡》 的修复过程拍成纪录片,让公众了解国宝是如何被悉心修复的。因此,今天,我们能够重新观赏到刘海粟的油画特别是他早期的优秀油画作品,既要感叹刘海粟杰出的艺术创造力,也要对幕后那些默默无闻的油画修复师心存感激之情。


《绣球花》


 油画终会衰老 修复如同治病

    沈虎坦言,1994年他去刘海粟家清点其生前捐赠的作品时大吃一惊。“其中一大批油画堆放在了阁楼上。油画保存恰恰需要恒温、恒湿、避光,而这间阁楼偏偏朝西,西晒严重,温差大,还有点漏雨。打开这批油画时,我们都傻了眼。很多画损坏严重,龟裂,油彩剥落,发霉,变色……有的画面黑乎乎的。动都不敢动,一动油彩就像麻酥糖似的往下掉。”心疼,却无能为力———彼时,油画修复在国内尚属空白,沈虎和他的同事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将每一幅受损油画用牛皮纸包好后暂且存放于美术馆的库房中。
   
    为了抢救刘海粟这批珍贵的油画,1999年由政府出资,上海油画雕塑院成立了国内首个油画修复研究室,专门从美国引进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油画修复设备———真空电热托画床,同时引进的还有国际先进的油画修复技术和一整套修复设备和器材,来自美国的华人修复专家司徒勇为国内培训了第一批油画修复师。

    “尘污:4+”“光油:严重变质呈黑黄色”“颜料层:基本不稳定,松动”“画布张力:4,有明显内框印”“破洞:四角有4只钉子洞”“龟裂:2,有细裂纹多处”“剥落:签名上部和右侧中下部有明显剥落,其它部位有小块剥落”……这是当年修复刘海粟油画 《夫子庙前》 之前建立的一份档案,条目多达二三十条。参与刘海粟200多幅油画全部修复工作的原上海油雕院油画修复研究室油画修复师钱益中告诉记者,“每拿到一幅油画,我们都会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为它们做一次全面的诊断,出具一份细致的体检报告。”

    任何一幅油画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生命衰竭的过程。有自然老化的症结,如光油变色、色块剥落,也有人为干预的症结,如画布被划了一道口子、撞出一个大洞。大多数油画都是“数病”缠身。不同的症结,需要修复师施以不同的“手术”。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