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被误解的林风眠:画仍未了,魂归海上

时间:2016年05月19日 作者:苏炬 来源:阿特网

    第二个创新,就是传统的中国画的留白,到了林风眠那里变成涂白,那是史无前例的。

    第三个,就是传统的中国画,它都是彩和墨,有彩也有墨,它是分开来画的,要么是先彩后墨,要么是先墨后彩。而林风眠不是,他是把彩和墨搅合在一起涂上去的。

    还有就是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相融合。他是以文人画为主,也是以现代为主。由于长期的囊中羞涩。他不像有些大画家,大收藏家,有很多钱去收藏那些名画。但是他收藏什么,就是民间艺术。据我现在能够数出来的,有东阳木雕、石雕、泥雕、京剧脸谱,他在出国前,还专门要我和冯叶两个人拿了几件他收藏的彩陶,因为那个时候出去,只允许他带40张他自己的画,其他都越少越好。在很多东西都要抛掉的情况下,他彩陶必带。

    有人说林风眠的仕女图只有装饰美,没有表情的,没有情感。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林风眠的仕女图为什么深受喜欢呢,确实谈这个话不是说得一点没有道理。他说林风眠的仕女的脸都是这个模样的,黑眼睛,瓜子脸,这样子。但是他这个仕女的风情万种体现在哪里,不是体现在脸上。除了衣纹,身态以外,体态以外,体现在她手上、手形上。
徐宗帅(林风眠研究专家):郑重先生的书,我是忠实的读者。他前面那两个版本,一个是1989年,还有一个2008年的这两个版本,一直放在我的案头,时常要怀念。现在出了这个版本,当然我也很高兴。因为现在不是要讲走近林风眠吗,那就是说林风眠跟我们还有距离,可能在认识上面,各方面都存在着一种隔离感。读这本书,我觉得郑重先生在处理史料上面,很小心谨慎。当然在我寻找林风眠的过程当中,我觉得走近林风眠很不容易。空间很大,也不容易。为什么这么讲呢,我觉得这里有这么几个问题。
一个就是有明显的,我觉得有这么四区:盲区,误区,雷区,还有禁区。

    为什么要找林风眠的后人,当时是林风眠的老家委托我,希望我能够找找,后来到巴西费劲周折找到了他的外孙,他家里的东西,一张纸,一张发票,他都保存得非常完好,包括冯叶发给他的电报,还有一些文件。这里面一些文件,包括林先生学生给他的信,这个是对林先生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还有一个,可能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就是林先生的墓到底葬在哪里。林先生骨灰安放的地方是在香港,七楼,就是墙壁上面一个一个骨灰盒放在那里,有一个壁葬。我第一次去是跟林先生的侄孙一起。第二次去,我是跟林先生的外孙,他不是有个意愿说林风眠的绝笔是“想回家,回杭州”,他想把林风眠先生的骨灰移到杭州去,他后来去了香港,去的时候,相关人员已经办了迁移的手续,他就在灵龛前面,献了一束花就走掉了。后来那个墓葬管理处的人,一直还在讲。

    当然,就是说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林先生的骨灰早已从香港迁出,现在安葬在青浦的一个墓地。

    顾村言(《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执行主编):林风眠的骨灰从香港迁葬于上海一直没有公开,从某一方面来说,林风眠先生魂归上海还是有意义的。

    郑重老师的这本书我读了一部分,很有一些感受。之前林风眠先生的外孙杰拉德到上海,也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当时记得我们与杰拉德聊了一个晚上,很多细节确实出乎我们的意外,整个谈的内容,基本都呈现在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刊发的《林风眠的绝笔:想回家,回杭州》等对话中。

    就当时的对话来说,我觉得林风眠的外孙杰拉德确实很不容易,当时他与他母亲(林风眠女儿)在巴西,相依为命,生活艰难,却仍存质朴诚恳之心,这也让我想起刚才王泽良老师提到林风眠先生的泥土气,他对于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我觉得林风眠先生作为一个有着留洋背景的重要画家,何以对中国民间艺术的质朴一面那么感兴趣,这里面应当是有着一种脉络的,包括郑重老师为什么要写这本《画未了——林风眠传》,显然是林风眠的一些细节或者追求感动了他,让他有会于心,所以才会花这么大力气写。读林风眠先生的画,看他年轻时西装革履的照片,如洋场少年,似乎对不上,其实他骨子里面,依然抹不去一种泥土气,有一种属于中国文化最本土的东西。林风眠的一生,确实饱受磨难,他的个人生活到现在也仍有很多真真假假的传闻与非议,但艺术家本质上还是应当通过作品来说话的。对于林风眠先生,我感兴趣的是他何以形成这样一种风格,这一
百年来,很多艺术家在中西结合的路上探索,徐悲鸿算不上是成功的,我个人觉得走得比较好的,又能较好把握中国文化精髓的,林风眠先生和关良先生是两个代表。

    魏晋以来,我个人觉得中国艺术分两条线在传承,一条是发展到文人画的一脉,宋元是高峰,而到了到明清,清四僧真的是好,但就“四王”而言,虽然他们对山水画技法整理有巨大贡献,但就整个精神来说,仍不免有一种弱的感觉;另一个中国艺术的传统其实是一直在民间流传,比如从魏晋砖画的大写意到齐白石的大写意,可以感觉到很多相似与传承处,齐白石最早是木匠,学艺时受到中国民间艺术传统的很多训练,他对这样一个艺术传统的传承,或许是一种不自觉的状态。而林风眠对于中国民间艺术的推崇与借鉴,我觉得是对这样一个传统进行自觉地追求与借鉴,这样一种传统与现在看到的中国画笔墨,以及强调其书法性是有区别的,但这个传统在汉画、壁画、陶器以及其他民间工艺里其实保留了很多,去年我在新疆龟兹石窟待了一段时间,现在想来,那些壁画作品的线条以及颜色构成与林风眠先生的追求有很多相通之处。

    除了与齐白石的对比,有意思的还有林风眠和傅抱石风格的定型时间与地点也可以做一个对比:他们自我风格创作的成熟期,都是在中国最风雨飘摇的时期,也就是抗战时期,他们都逃到巴山蜀水之间,在那里定型了自己的风格。傅抱石的重庆金刚坡时期是最成熟的,抱石皴也是那个时候定格。那林风眠的风格也是在嘉陵江畔探索并初步定型,这或许不是偶然的。中国画的真正精神正在于自由与散怀,而他们那种或自由奔放或清新自在的风格,正是当时国难之时对所向往心境的投射,他们在寻找中国画的出路,换言之,其心态也在寻找中国的出路。

    另外,我觉得他还是在艺术上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当然他的探索或许并未真正完成,一个艺术家,是不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是极其重要的。林风眠先生似乎更多的他是隐世型的,当然,文人的出世也是相对的,他们还是有天下与担当意识的。

    从这些角度来看林风眠先生与他的画,其实还有很多话题可以展开。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