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从艺术“乌托邦”到旅游景点:“大多数人都是凑热闹”

时间:2016年08月19日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举办的“北京·798诞生记(2002-2006)”展览展示了这一阶段的历史。作为亲历者,策展人方蕾告诉记者,当时的东京画廊、黄锐工作室等已经开始把这里的工业空间改成艺术空间。“那时也常有艺术家做小的展览、活动,包括实验性的展览。”方蕾回忆,当时用于展览的空间“就像是在一个废墟上一样”。

    这种在工业废墟上的创作经历恰恰“给艺术家带来了很多兴奋点”。“他们(指艺术家)可以考虑怎么利用现成品、利用空间里的结构、利用那些破败去表达他们对很多东西的看法,进行创作。那样的展览都是很令人兴奋的。”方蕾说。
 
 
有游人坐在798的咖啡馆中。
 
    在她的记忆中,2002年到2006年的798确实有一种类似于“乌托邦”一样的状态。“当年798整个路上没有人。开始只有零零星星的艺术家,大部分还是工人。当时工人还穿着工作服,还在生产。艺术家和工人都很朴实。但后来慢慢就变了。”

     紧随艺术家而来的是大批画廊。2005年前后是画廊进驻798的高峰期。常青画廊、北京公社、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相继进驻。此后,酒吧、餐饮、时尚机构开始瞄准798。

    在伍劲看来,2007、2008年以后,随着中国当代艺术迎来“泡沫时期”,“798也迅速地泡沫化了”。“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利可图的生意。所以很多人进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餐饮、咖啡、小商品的热情。”

    商业气息在798迅速扩展的同时,798的艺术氛围逐渐弱化。就是在这一时期,798的房租成倍地上涨。最初进入这一区域的一些艺术家开始搬离。2007年,大山子艺术节发起人之一的黄锐迁出798。

    在一篇文章中,“北京·798诞生记(2002-2006)”的另一位策展人杜曦云对这段时期的798进行了这样的描述——资本市场迅速进入,房租急涨,画廊和商铺迅速改变着798的先锋色彩和叛逆血液。
 
 
游客在798艺术区中查看地图。
 
    在艺术家退出的同时,那些正“不顾一切地冲进798”的人则被方蕾形容为“飞蛾扑火”。谈及此,她说:“当时有很多人要扑进去,最后烧成灰烬,你也不知道它去哪了,就没了,持续的能力很差。”

    伍劲的回忆证实了这种说法。他告诉记者,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798里的一些画廊关闭,不少海外画廊撤离。“当时韩国的画廊几乎全线撤离。当然后来2011年以后又有修复,2012年以后又有波动,就是反复地修复、波动。”
 
 
798艺术区内的某咖啡店。
 
    到今天,798已经几乎看不到艺术家的身影了。十余年前的艺术氛围已经完全改换了面貌。

    佩斯北京在798艺术区中占据了一座大型锯齿形包豪斯风格的厂房。作为这家国际性画廊的媒体负责人,赵小萌坦言,现在的798“其实更像一个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它里面很多东西其实跟艺术没有关系,一些空间也不关注当代艺术。艺术家现在已经基本搬离798了。”

    回顾这段历史,方蕾觉得,798在某一个时期,“提高了很多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途径”。“但是这几年这种东西慢慢地被消解掉了,被咖啡馆、小商贩消解掉了,这挺可惜的。”

    虽然方蕾认为798的商业化也有其发展的“合理性”,毕竟国际上不少的艺术区都有类似经历。但如果从艺术的角度看,她还是觉得“798可能正在慢慢失去光环”。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