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巴塞尔昭示的香港艺术大时代?以及台湾为什么错失良机?

时间:2017年04月18日 作者:翁浩原 来源:端媒体

    对此樊婉贞也保持同样的看法,以前香港不是艺术中心,但是凭藉其本来的金融环境,身为经济体系等系统相对最成熟的亚洲城市,接近中国,没有新加坡的极权,这些香港的优势都是令其在国际艺术市场上获得成功与瞩目的条件。而 Art Basel 选择香港,也是基于这些因素,她说:“迈阿密是无税的天堂,香港也是,中国大陆的富人也都在这里买。”多了收藏家的意愿,市场也就形成了,因此她觉得 Art Basel 在这一个层面上是正面的,尤其
是让念艺术的学生有机会,“以前没有人要做艺术家。香港艺术学院出来的学生,以前是没有收入的,现在香港艺术家到处跳槽。”

    六厂基金会总监李安琪在先前访问中亦表示,私人基金会也是在让艺术的基础建设更加完善,因为艺术对于生活有正向的意义,更多的慈善也支持艺术,她说:“城市、创意和资本(City, Creativity and Capital)让世界旋转,这样有了整体的艺术生态,我认为是好的。”

    Art Basel 也让艺术生态成熟化,逐渐地有保险、仓储、专业服务,多了艺术学院,培养了一批艺术行政者、机构等,大概是对于香港最大的贡献,“但很可惜没有培养到评论,尤其是中文的评论”,樊婉祯感叹地说:“常常找不到作者。”她也表示,这和外国人很支持艺术、欣赏艺术的习惯有关,以前 Art HK 开幕的时候80%都是外国人,香港人都不会进来,但是 Art HK 给学生、企业很多票,因为一般来说“香港人没有市场的认知”,但他们营造出的盛会模样,让现在买现场票都需要排上一段时间。

    Art Basel 也让艺术生态成熟化,逐渐地有保险、仓储、专业服务,多了艺术学院,培养了一批艺术行政者、机构等,大概是对于香港最大的贡献
后巴塞尔时代

    在 Art Basel HK 的记者会上,多数人提出的问题,皆与市场有关。他们关心中国经济的疲弱、中国政府对于资本的限制等,会不会影响到整个艺术博览会的运作。博览会的总监 Adeline Ooi(黄雅君)表示,除了中国收藏家以外,还有很多国际藏家和机构也会在博览会出现。因此可以推测,靠近中国绝对是 Art Basel 全球布局和市场的驱使下的决策,但是作为一个国际的艺术博览会,香港依然是保持领先地位。

    香港从以往纯粹的艺术交易中心,到现在成为一个平台,除了交易还多了交流。艺术博览会是一个焦点,可以协助文化生产上的国际注意,它提供了一个地方让艺术世界得以繁殖和制造连结,尤其2008年过后大约有30个国际和本地的画廊,开始在香港设点,任天晋表示:“艺博会也可以是艺术产业的基础建设,如你所提及的。”更重要的是香港的艺术家也受益其中,受到博览会的国际访客,他们也探访当地的机构和文化的生产,因此有几个香港艺术家和国外的画廊开始有合作展示他们的作品。

    艺术博览会是一个焦点,可以协助文化生产上的国际注意,它提供了一个地方让艺术世界得以繁殖和制造连结,尤其2008年过后大约有30个国际和本地的画廊,开始在香港设点。

    逐渐增加的私人基金会,来自于富人的第三代,樊婉祯表示他们不是三代都富裕的,而是后代在国外开始接触艺术和设计,所以可以看见他们对于设计、文创,或是所谓的创意餐厅等充满兴趣,随后开始雇用一些艺术顾问,跟国际连线,像K11就和国际的机构有着许多合作,把这个资源和香港、中国联合,提升到另外一个层次。
 
2017 Art Basel Hong Kong 会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逐渐完整的香港艺术光景

   只是香港画廊的隐忧,莫过于地产商看上这股潮流,逐渐的加租,最有名莫过于 Pearl Lam Galleries(艺术门)林明珠是在毕打行 Abercrombie & Fitch 进驻后,租金最高点的时候进驻。

   这样子的结果其实很简单,在中环的画廊不可能做新晋的艺术家,因为几使全部售罄,依然不会回本。经营年轻艺术家的画廊,藏身在离中环有点距离黄竹坑的工业大厦中,但随着南港岛线的开通,租金的成本势必增加,这对于经营香港艺术家,或是新晋艺术家的画廊来说,可能又是另外一项负担。

    但可以期待的是,香港在未来艺术的发展还是有很多的期待。Para Site 和 Asia Art Archive 已经是亚洲最知名的非牟利机构;赛马会资助的 Old Bailey Galleries 将专注于香港艺术家;六厂基金会在明年的第四季,即将搬入荃湾南丰纺织六厂的永久空间;还有有朝一日会落成的 M+ 等,逐渐让艺术的生态体系完整。

    当然,艺术学校的增加,除了出产艺术家之外,也让他们可以进入行政体系,为艺术服务。Art Basel HK 充其量是一个交易的市场,但所带来的影响,不完全只是金钱的往来,但生意的背后,是有全盘的考虑,毕竟赔钱的生意没人做,造就了香港成为亚洲艺术市场的中心。

    台湾为什么错失良机?

    香港艺术的蓬勃发展和国际脉动的结合,对我作为一个来自台湾的艺术工作者,自然是感到羡慕。台湾的艺术产业发展甚早,有着成熟的市场、艺术大学、画廊先驱、非营利空间、各式各样的美术馆,更有许多资深的收藏家,还有全亚洲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博览会——台北艺术博览会 Art Taipei。

    但是 Art Taipei 和 Art Basel 不同的是,Art Taipei 并不是由公司经营,是由画廊协会经营,而协会长久以来以不团结闻名,让台湾逐渐在国际上被边缘化,有的画廊甚至不再参加。从越来越多的台湾画廊到 Art Basel 和 Art Central 参展,就能得知,台湾画廊渴望和国际接轨,而 Art Taipei 原本提供的国际功能已不在。

    但是 Art Taipei 和 Art Basel 不同的是,Art Taipei 并不是由公司经营,是由画廊协会经营,而协会长久以来以不团结闻名,让台湾逐渐在国际上被边缘化,有的画廊甚至不再参加。

    就在台北错失良机后,新加坡凭着 Art Stage Singapore(登陆新加坡艺术博览会)再度获得聚光灯,而新加坡政府也极力和博览会合作,让较晚起步的新加坡能够成为东南亚艺术的平台,加上前年落成的新加坡国家画廊,让完整性更高;更不用说去年的上海,前所未有的021上海艺术博览会,政府色彩浓厚的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合办,再加上上海双年展,私人美术馆开幕,让上海前所未有的得到瞩目。不过,上海代表的是中国无限宽广的的市场,而香港是走入国际,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定位还是不同。

    香港带着市场的本质,催化了艺术产业;台北有着成熟的艺术产业,但是缺乏和国际的接触,是为短处。不过逐渐将亚洲色彩作为主力的 Art Basel HK,也许提供了台湾艺术圈和国际互动的一座桥梁,借由香港的国际化,走出亚洲。
 
责任编辑:编辑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