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难忘2020 | 那些走了的艺术家们,那些真实的过往

时间:2020年12月30日 作者: 来源:澎湃新闻


翁万戈(1918-2020)


翁万戈

12月9日,旅美知名收藏家、社会活动家翁万戈先生于美国辞世,享年102岁。
生于1918年的翁万戈是晚清重臣翁同龢的五世孙,他本人是一位富有涵养的中国书画收藏家、鉴赏家。翁氏家藏的核心部分由其先祖在19世纪蒐集奠定,翁万戈从其出生就肩负着守护家族六世收藏的传承使命,所以他称自己“不是收藏家,而是‘守藏家’”,并曾言“我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为了我的人生”。
而今回望翁万戈先生每一次捐售行为,无不传递着他早早的筹划,妥善安顿家藏的苦心,并为翁氏家藏中的重要部分得以回归中国付出莫大努力。翁氏家藏的大部分最终都化私为公,重回大众视野。
1990年,翁万戈把翁氏祖居捐赠给故乡常熟,现已开辟为翁同龢纪念馆。2000年,翁万戈把翁氏藏书80种共542册捐售给了上海图书馆。2010年,翁万戈将明代画家吴彬《勺园祓禊图》捐赠给了北京大学。2015年12月,翁万戈将《翁同龢日记》手稿本及《翁氏文献丛编》手稿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2016年,翁万戈把南宋画家梁楷《道君像》捐售给了上海博物馆。2018年7月,翁万戈向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捐赠清代王翚《长江万里图》。2018年7月,翁万戈与上海博物馆签约捐赠明代画家沈周《临戴进谢安东山图》和清代画家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2018年12月,翁万戈向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捐赠180多件古代书画及家藏文物。


翁氏藏书中的宋刻本《集韵》

 

翁万戈先生最后对于其家藏的处置虽然引发过一些舆论争议,然熟悉翁万戈先生的学者和业界人士均十分敬重翁先生。其家藏中最重要的主要作品仍然留在中国。
翁万戈先生本人还是一位电影人。在他三十多年的电影生涯,拍摄制作了至少三四十部中国题材的纪实类影片,其拍摄电影的初衷则是向海外推介中国文化。
翁万戈先生不论是以书画收藏为载体,或是以电影为载体,终其一生,他都在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正如其侄子翁以钧先生所言,“他热爱文艺、热爱中国文化的初心不改。能够在西方社会宣传中国文化,让西方社会了解、认识、热爱中国文化,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之举。”


陈佩秋 (1923-2020)


中年时期的陈佩秋

6月26日,书画大家陈佩秋于凌晨三点在上海辞世,享年98岁。
陈佩秋,女,1923年2月出生,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谢稚柳之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上海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西泠印社理事,也是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陈佩秋作品《松亭纳凉》

陈佩秋先生在花鸟、山水、工笔画、书法等方面的成就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被誉为卧枕宋元、融汇中西。她早年曾以山水为起点,上世纪50年代后专攻花鸟,画风浓丽秀美,格调委婉含蓄。上世纪90年代,她探索细笔青绿山水,吸收西画光、色的表现技巧,别开生面。她晚年的青绿山水大多用彩墨写成,开创了彩墨结合的中国画新风。她的艺术创作出入古今之间,做到了“笔墨当随时代”,载入中国近代绘画史册,并将中国女性画家的绘画成就抬升到新的高度。
2017年6月,澎湃新闻记者曾采访陈佩秋先生,她说:“绘画是一个苦工作,不是画者自己一厢情愿地画,之前必须有写生的工作。我有两个大抽屉,里面大大小小的本子都是我用来写生的,一开始用铅笔或钢笔,后来改用毛笔,因为毛笔可以画点线面。对于年轻的中国画学习者而言,国画‘六法’应该做到,如果希望自己的画成为艺术品,就应该跟从这样的标准。除此之外,还应该多学学古画,因为历代都有好东西,了解之后,自己才可以拔高。”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