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北京首个艺术双年展来了:7大展览,从二环到顺义

时间:2023年01月18日 作者: 来源:一条艺术
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北京友谊商店作为分会场,被改造为艺术社区,4场展览在这里呈现。
其中就有房方策划的“可见的浪漫——有关北京的记忆与想象”的一部分。房方1970年代在北京出生,十几岁时,正是友谊商店鼎盛期。
“在北京,乃至全中国,可能再也找不出一座商店,能引起那么多好奇与热情,”一说起在北京友谊商店办展览,房方感慨,“它在北京的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尽管时过境迁,面临衰落、转型,但那或许也是历史进程的必然。”
房方以“浪漫”为关键词策展,希望观众通过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视角,重新感受和认识北京,“他们都在用特别个人化的方式表述北京”。
 
 
 
艺术家温凌在现场创作作品《长安街》
 
 
在这里尤为特别的一个体验是,透过窗户向外看,是最浓缩的老北京风范,朝内看,是由艺术家讲述的北京回忆。在大面落地玻璃窗的正对面,房方邀请艺术家温凌现场创作。12米长的壁画《长安街》,温凌用丙烯喷灌完成。
他在友谊商店附近生活了30年,画下长安街上一个最平凡、但也最浪漫的傍晚。画中的主角是一对老夫妇,其实就是温凌的父母。年迈的母亲拄着拐杖,陪着已经快不走动道儿的父亲,两个身影渐渐融合。
当窗外的阳光照射到墙上的画面,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柔情。
 
北京艺术双年展 友谊商店分展场
主展单元:可见的浪漫——关于北京的记忆与想象
 
 
第一幅被放进展厅现场的,是刘香成的摄影作品。
在这张拍摄于1980年的照片中,两位北京友谊商店的工作人员,正将一台三洋牌黑白电视机固定在铃木牌电动自行车上。一旁的男青年注视着他们,难掩欣喜,他同时拥有了引领当时中国娱乐和出行方式的“两大件”。
策展人特意将作品的尺寸放大数倍,带出对那个物资紧缺时代的记忆,也再现友谊商店曾经的辉煌时刻。
 
 
张晖, 《风景 2016 01》
布面丙烯,200 × 300 cm,2016年
北京艺术双年展 友谊商店分展场
主展单元:可见的浪漫——关于北京的记忆与想象
 
 
十几年来,艺术家张晖笔下的很多风景,描绘的都是他在北京798一带居住时周遭的真实景象。在都市化进程中野蛮生长的楼房为他提供了形体和结构,他则赋予了其新的含义,让躁动不安的城市化呈现出只属于张晖的安详气质。
 
 
赵刚,《无题》
布面油画,76 × 101 cm,1978-1979年
北京艺术双年展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主会场
主展单元:可见的浪漫——关于北京的记忆与想象
 
 
出生在北京的赵刚,18岁时,画下了一幅畅想中的西直门街景,平坦宽阔的大路刚刚铺就,视线正前方矗立的高楼,融化在橘色的夕阳中。那是1979年,刚改革开放后不久,西直门立交桥刚刚建成,那时站在桥上往西看,其实什么都没有。作品中的画面,都是他非常主观的情绪与臆想。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