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丘挺:情由景生,缘心见性
时间:2023年05月17日 作者: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来源:五岳归来
篇二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借山水以返观内照,“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在相望相化中塑成生命的整体。一如徐复观先生所说,我们既可以赋自然以人格化,也可以赋人格以自然化。此种意趣,南朝刘宋画家王微有一段生动写照:“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种活泼泼的生命境界,是山水诗性、超越精神的旨归,也是中华文化里宗教般“山水信仰”的核心特征。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中国人把自然看作一种有机本体,而不是一件机器。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主宰的消费时代,技术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导致了种种疏离和异化。4月初在中央美院的“未·未来”学术论坛上,高世名先生就对今天的AI、ChatGPT风潮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迫切的警示。在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滔滔裹挟之下,我以为,天然具备“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的山水精神,正是安顿自由心性的向上一路,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下意义。
山水精神的超越性并不否弃世俗生活,恰恰相反,需要从寻常对象中汲取灵感,领悟道体。古代哲人强调人伦日用须臾不离于“道”,“道”在家常事物之中随处显现,极而言之,“事即道,道即事”,故强调目击道存,心物不二。本土的儒家主张“万物静观皆自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禅宗则倡导“明心见性”、“灵山只在汝心头”,无不点出“心识”的重要性,追求内向的价值之源。这不但见之于宗教、道德、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支配着文学和艺术。尤其是造化心源之论,在山水创作中影响深远,唯其如此,才能抵达“旷然无怀而游彼无穷”的境界。进而追求至大、至深、至幽的精神。
山水的折高折远,仰望俯览,胸怀旷远,由心理而率物理,“俯仰乎天地之间,逍遥乎自得之场”,是历代大师所追求的境界,也是普通人摆脱俗情、赏会美好的方便因缘。我曾经在东京大学图书馆翻阅柯罗版的明代程正揆的《江山卧游图卷》之第74卷,其中提到他的弟弟虽不能绘画,却非常喜爱他所画的卧𨔼图。只因其胸中自有丘壑,故能欣赏有得。程正揆因而感叹,哪怕是一个素人,居心涉世又怎能无画意、无山水呢?可见山水移人之深,不论雅士还是俗子,都能由此存心养性,感荡精神。
杭州钟灵毓秀,充满诗情画意,这里的湖山胜景让人流连忘返。在我青春的一段年华,有幸学习生活于西子湖畔。对我而言,杭州就像曾经旅居巴黎的海明威在《流动的盛筵》中称赞的那座“影响他一生的城市”一样,“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筵。”杭州,包括西子湖畔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就是我生命中“流动的盛筵”,不断地滋养我。
2001年,在浦江的明代古宅里,我曾有幸与在座许多老师一起参加了由方增先先生策展的“笔墨意蕴”水墨画邀请展;2011年,又参加了许江先生策划的“意之大者”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当然,还有在公望美术馆的“山水宣言”展,第六届的雅兴互答展览、雅集以及“唐诗之路”中由架上绘画和设计、影像、装置所共构的山水意象。这些展览都从多种维度,并紧紧地围绕着、深切观照中国画的笔墨意韵与时代精神,致力探讨传统的水墨在当代语境中的传承与激活。而这七届双年展所建构的环环相扣的展览命题与视觉场域,其要义正在于探讨中国画的理法与情义,在气、韵、景、思、笔、墨之间,从形而下的状物直指形而上的体验。今天,“五岳归来”大展,可以说是对上述议题的拓展和深化。“五岳归来”的我们,就像九百前的青原惟信禅师,“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心游玄冥之境,从新开启了自然与生命的活泼真趣。
此次参加双年展的作品,既有对中国画题材的拓展,也有对流变不居的造化的体认;有在材料和绘画语言上的开掘,也有对水墨形式的前沿探索,展现出水墨领域异彩纷呈的样式,参展艺术家各自以其沉潜创获,向中国画的诗性精神致敬。在此,我谨此代表参展艺术家,感谢双年展的主办与协办单位以及组委会,也感谢策展人张捷先生,王平先生、茹峰先生。“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期待通过这次展览就当下中国画的发展与建构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参展作品
《王莽岭》256cm×805cm
《月移粉壁》79cm×59cm
《丽江老君山》79cm×5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