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杨劲松:因为艺术,一切才皆有可能

时间:2023年06月15日 作者:杨劲松 来源:艺术虫
归零-2018个人观点-11 183cm×202cm 纸本综合材料
 
 
 
Art Worm:谈一下您个人的创作吧,2018年对您意味着什么,您如何回顾自己在这一年的生活与工作?未来的计划是怎样的?
 
 
杨劲松:2018年,对我而言是一种非常态的年份。
 
虽然展览依旧很多,这一年的作品却很少,总共不足20件。作品的市场关系,也呈现从未有过的低迷。好在我一直未曾停止对自我的批判和梳理,我的心态和创作状态没有受到太大冲击,过程中,反而是让自己更清晰的看到某种坚持对作品的拓展是有意义的。我的思考也在寂寞中更贴近了我自己的视觉逻辑。
 
值得一语的是“归零”的这个创作想法。
 
早在五年前就开始酝酿这一主题,那个时候是基于职业角色的转换。终于卸下了教师这张皮后,可以自由问心地做自己艺术的一种欣喜,过程中的不断发现加速了我摆脱掉这种心理的负担,作品所追求的主题,“归零”让我内心清晰起来,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近五年来,我一直在“归零”的主题上折腾。
 
从扬弃社会角色、职业习惯,到追究生存意义的自我诘难,不只是枕于认识观方法上寻求归零后的归真,不再在画的好不好、是不是当代、别人怎么看上面浪费心思,没有了那些半生不熟的理论与概念的干扰,废黜了涂抹与画画的边界和规矩,也没有了所谓“从心不逾距”的矫情。
 
问心与尊重自己的眼睛,是我现在的状态。
 
也是我在过去30多年中,由封闭进入眼花缭乱,再到飞起来经历过无数挫折后,终于像人一样落地了的平凡状态。
 
 
 
 归零-2018个人观点-8 183cm×202cm  纸本综合材料
 
 
 
Art Worm:此外,同时作为中国美院的博导和艺术家的您,教学与创作的关系是什么?您是否能从单纯的教学中获取艺术营养,还是仅仅作为一种身份职业?
 
 
杨劲松:其实这就是一份职业。
 
我们是因为找不着定性,喜欢夸大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常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毛病。结果是本职工作做不好,还怨天尤人。专业也做不好,总是在饭碗里面挑石头。假如,职业观清楚了,就不会把学生教成自己的徒子徒孙,还美其名曰“修得真传”地误人子弟。假如教师的教学与自己的创作至少可以保持中立的话,就不会出现以个人好恶覆盖学生认识能力培养等问题。
 
我在德国、法国呆了六年,我所去过的美术学院,没见过哪位教授一天到晚穷酸地介绍自己的创作和所谓真知灼见。他们大多围绕学生在年级中遇到的问题,循学生的问题找理论和方法,讨论接近学生辨识能力的途径。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想找语言学技术,尤其鼓励学生不受自己成就的影响(因为欧美的美术学院经常请著名的艺术家来授课)。
 
至少我是这么做的。
 
在中国美院做教师,做导师,以及做系科管理工作,我是分得清职业界线的。我的教学和我的创作是没有关系的,我喜欢跟学生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感触和愿望,尽量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回应学生。如果我做不到,我会聘请相近的,有针对性的外教和艺术家来一起参与教学。
 
在这类过程中,我的确获得了许多新鲜的观察角度,也体察到了学生们的困境和难点之原因。使我在下一波次教学中有能力去尽力弥补不足。我十分反感“成功学”和“套路”等方式让人未老先衰的教学。也反感剽窃学生想法的“自肥”行为。因此说,假如,“教师”是一种身份,我希望它首先是一种职业。
 
 
 
归零-2018个人观点-10 183cm×202cm 纸本综合材料
 
 
 
Art Worm:您觉得现当代艺术是学院可以教出来的吗?学院在这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可以,请列举几位您认为在未来非常有发展、甚至可以改变中国当代艺术方向的年轻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
 
 
杨劲松:当代艺术是建立在民主、平等以及所谓普世价值观基础上,以解放生产力为特征的艺术方式。它不是一种风格或技术性潮流。因此,沿用传统的美学批评标准是无法解释和理解的。
 
按理,强调素质教育的大学是有能力培养不墨守成规,敢于质疑问题的生源的。但是客观的讲,国内现有的教育模式是培养不出这类学生的。
 
的确,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中执牛耳者,多为各大美术学院中人。但这是因为中国只有大学可以延揽有为青年,国内尚无其他可供青年人大展拳脚的平台的缘故。另一个原因是星云际会,这批人成功突围,除了自觉的重建自己的思想库和工具箱外,把握住了社会大开大合的历史机遇,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所以对青年人而言,学院这个平台是步入社会前的知识技能演练的地方,但是,对于那些不安现状,有独立思想和理想的青年而言,学院只是暂且栖身之地。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发起“新学院主义”,策划组织过两次“新学院派”展览。自那个时候起,我一直十分留心观察欧美艺术教育。相较而言,我们奉行的仍然是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我们喜欢先入为主的制定看得见摸得着的教案、教科书和评价标准。
 
即使今天提倡教育当“以生为本”,但施行的各种奖惩制度,根本不是重视学生,而是把学生往笼子里带,在每届毕业生展上,可以重复见着与上届获奖学生作品类似的东西且仍旧获奖,就可见此一斑了。
 
当代艺术,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以思想观念为先锋的艺术方式,他的视觉文化基础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建构,以思想与社会学方法训练为锚的关于逼近真相的视觉艺术实践。
 
因此在我看来,今天的结果只是过程中的一个小章节。未来是可以期待,却不宜拔苗助长。
 
 
 
 
 
 
 
归零手稿之一、二、三、四、五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