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改变:段正渠近十年的绘画探索(2013-2023)

时间:2023年08月01日 作者:吴波 来源:网络
 
2018年的《魏塌》《绥德》《葭州》等大尺幅独立纸本作品,进一步开启了纸本绘画探索的新阶段。这些作品强调对纸本绘画语言和表现力的发掘,显示出本土传统绘画观念方式的进一步渗透融入,既有“表现-写意”语言方式的融汇,也有时空观念、艺术精神等与传统文脉的承继。在这些作品中,打破客观时空界限带来了更大程度的叙述便利:姿态、神情各异的男女老幼,羔羊、小猪、幼鹿、兔子、山鸡,草木花卉等,艺术家完全按自己的叙事逻辑和主题表达需要,自由组合。
 
 
 

段正渠   秘境一   150×200cm   2022
 
 
与纸本绘画探索同步,段正渠展开了一系列语言材料试验。他拓展绘画材料,开始使用坦培拉、丙烯等自己以往较少使用的媒介方式进行创作,意图打破惯常的绘画经验,在“失控”中发现新的可能。纸本绘画探索和语言材料试验给段正渠带来的影响是整体性的。他这一时期完成的新作《诗人》(2016)《北望长城》(2017)《山林》(2016)《左眼》(2018)《蛋》(2018)《爱情》(2018)等,似乎已消弥了画种、媒材的差异,呈现出和纸本绘画一致的风格特征:直接明快、平面化的画面处理方式,替代了之前雄浑厚重、多层次的,富于力量感的造型;湖蓝、翠绿、粉红、中黄等高饱和度、轻快明艳,对比鲜明的色彩运用,替代了之前以棕色、土黄、赭色、黑、白等为主的土色系;更重要的是叙事方式呈现出线性叙事、多元叙事交错运用的新特征。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后,段正渠开始驻留在山西右卫镇创作。右卫镇隶属朔州市右玉县,曾是右玉县城,历史上有一处书画院,现在被改造成了写生基地。镇上很冷清,年轻人大都搬到几十公里外的新县城居住了。晴暖天气,留守老人们三五成群聚在十字街口的商店前聊天攀谈。出了西城门和半边倾塌的瓮城是更寂静的田野,苍头河静静流淌,高大的白杨林阒然,平整的庄稼地延伸到视线尽头,偶有抱着鞭子的牧羊老汉与有些惊慌的羊群默默迎面走来……对段正渠来说,右卫镇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2001年,他和段建伟、刘飞第一次来右玉,就被这里随处可见的荒废城堡、黄土夯筑的长城、烽火台等所吸引。他为这片土地遗留的苍凉高古的边塞气息着迷。此后,每隔一两年,他总会带学生到这里考察,画上几天。三年来,段正渠在这里生活、创作。日复一日,于晨昏间,他出城散步,穿过苍头河、庄稼地,从西城门出,东城门回。他在画布上描绘生命中的温暖和美好:关于青春、爱情,母亲、孩童,星月光下的少年、女孩,节日的人群、灯火,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似乎屏蔽了外界的影响。
 
 

段正渠   秘境二 150×200cm   2022
 
 
段正渠疫情期间完成的《西偏北》(2022)《雪落无声》(2022)《家园》(2022)《大荒》(2022)《箭簇》(2022)《骤雨》(2022)《集聚》(2020-2023)等,从新视角重新审视了西北的历史和现实。他一面打破线性叙事方式,以棕黑色大地或节日、夜空为特定背景,从画面构成逻辑出发,对处于不同时空中的人、物、事、景剪辑重组,形成一出复杂神秘、怪诞多意的舞台剧,演绎、呈现了西北大地的生命秘史。另一面,他通过描绘颓败倾圮、山鸡野兔出没的古代遗迹或是置身荒野中的人,寓言、嘲讽现实的苍白平庸,传达一种深层的历史意识——山河如故,英雄远去。在庸常生活现实中,英雄们的名讳和故事虽然还在传唱,但他们终究将消隐于时光长河。节日庆典的灯火中,昔日英雄们的故事与眼前乡民间的拉扯在模糊、重叠。显而易见,同样是描绘西北这片土地,较之以往题材主题的相对生活化、明确单一,在当下段正渠意图以一种深刻的生命意识和历史意识阐释他所理解的生活现实复杂本相。
 
 
段正渠   秘境二 150×200cm   2022
 
 
生命意识是段正渠绘画的底色。无论是早期作品对强悍生命力的赞美,对人的真实生命状态、情感的表现,还是近年来在低吟沉思中从时间、历史维度思考人的真实,强烈的生命意识贯穿了段正渠40年的绘画探索。段正渠作品中的历史意识表达,最早可追溯到《英雄远去》(1994)系列组画。但有别于前者以风景画的方式呈现历史意识,新作中,段正渠藉由对西北大地生命景观的深刻体悟和抽象的“人”的塑造、阐述,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实际上,无论生命意识还是历史意识都是推动段正渠艺术探索前行的关键,只是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它们交织潜行,框架起段正渠绘画演进的内在发展逻辑和不同时期的绘画样貌,铺垫了他绘画语言探索的生命底色。
 
 
段正渠   神明之地  150×180cm   2018
 
 
我们注意到,这批新作的标题——命名方式发生了变化,有别于一贯的质朴直白,段正渠以诗性的表述来阐明作品主题。其中一些标题提示了画面中的某种意象,是作品意境或趣味的拓展。如《蓝色孤独》(2020)《长城边的那扇门开了吗》(2022)《无风夜》(2022)《恍惚》(2022)《梦乡》(2022)《秘境》(2022)等。另一些标题是艺术家思想感悟的直接陈述,包含了通过这类图像构建、传递某种思想观念的意图。如《西偏北》(2022)《雪落无声》(2022)《神明之地》(2020)《无主之地》(2022)《大荒》(2022)等。显然,标题的变化既与作品主题表达有关,也反映了创作视角的改变。段正渠对西北大地生命图景的描绘和对英雄的追慕,并不是个体的肖像式的描绘,而是基于多种体验感悟的现实或非现实人物场景的综合再造,以此象征、模拟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某种心理时空。从时间、历史维度重新审视西北大地、寻找人的真实,遍布大地的历史遗留之物让人联想起消失在时间长河中的古代英雄事迹,而时空交错刹那的恍惚、叹息,又不可抑制的深化为对庸俗苍白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时间、历史造就了关于英雄的想象空间。对段正渠来说,从西北无垠的大地进入对英雄的追索,既包含了他对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现实的思索,也是一种胸襟、情怀,隐喻了他所渴慕的人的真实。在此,现实主义人文关怀与超现实的表现方法获得了内在的统一。
 
 
段正渠  无主之地  150×180cm   2018
 
 
段正渠的绘画实践是他行走和思考的结果,清晰地展现了他的心路脉络。从段正渠近十年创作的大量纸本绘画、油画作品中,我们知道他是怎样的以一种坚忍不拔,甚至是带有几分孤独感的独行状态埋头前行;他是如何抓住时间,勤奋的劳动,在空白的纸张和画布上,从无到有,一笔一笔地构筑,使想象、记忆、情绪等从虚悬中显现,并凝固成一系列关于个人生命体验,关于西北大地的画面、图像;看到了他在持续的自我博弈过程中,直面焦虑、胶着这类无法避免的更是令人痛苦的状态,探索自我突破的可能。对任何艺术家来说,重塑个人艺术面貌,可能都意味着必须面对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求索的过程恰恰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真实。在经验的打破、重构与自我的重塑中,不仅仅是心态、观念转变,这中间交织着段正渠关于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现实与记忆错综复杂关系的认识,对绘画的全部思考和生命存在意义追问,以及最后做出选择、判断。段正渠近十年的探索历程和作品表明,他正处在个人艺术探索的一个重要节点。
 
 
注:本文为《改变:段正渠近十年的绘画探索(2013-2023)》(《中国油画》2023年第3期)未删节稿。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