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崔付利:唤醒的知觉 ——李占洋雕塑的真实性

时间:2024年04月29日 作者: 来源:LAC朗信艺术中心

 

李占洋近年的创作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风格。从策展人崔付利的学术文章中,我们发现他的作品不再仅限于叙事,而是更注重雕塑自身的真实性。这种转变不仅与现实的不确定性有关,也与李占洋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为我们呈现了重新审视他作品的全新视角。
 
 
中国地图 26x23x61cm 铸铜 2019
 
 
 
被唤醒的知觉

李占洋雕塑的真实性
 
 
李占洋雕塑以夸张的造型、艳俗化的色彩和荒诞性的叙事而闻名中国当代艺术界,过去甚至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或草根现实主义。而近期作品与以前有很大不同。过去,李占洋表现现实的真实是通过《丽都》《黄桷坪》等夸张的叙事方式,但近期作品所关注的真实并非主题的真实,而是让雕塑的形象和叙事相互断裂解构后,回到雕塑自身的真实。
 
 
吃火锅(局部) 33x28x34cm 铸铜 1999
 
 
这种变化与现实的不确定性以及李占洋经历身体的病痛有着直接关系,这为我们重新审视李占洋的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同时,在景观泛滥化的当下,也为如何重新唤醒观者的知觉提供了个案价值。与其用现实主义来概括李占洋,倒不如用真实更为接近他雕塑的态度与观念。因为真实并非只是回归到再现对象和情景的琐细,而是在各种不确定前提下所有变化所形成的一切可能性。
 
 
家(局部) 46x42x18cm 铸铜 1999
 
 
凝视
 
 
李占洋《山城夜色》《车祸》等一系列作品通过对人物情绪冲突的塑造,让整个作品的情节引人入胜。尽管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典的再现方式,但我们还是能看到雕塑与叙事的呼应关系,两者之间仍保留着一致的连贯性。李占洋近期作品开始消解以往作品的叙事性和场景化,他所关心的不再是叙事,而是雕塑的表皮和创造再现实的隐喻。
 
 
鸟(局部) 68x19x58cm 木,野鸡毛 2022
 
 
凝视不等同于观看,这里的凝视与萨特“他者的凝视”和福柯“规训权力的凝视”并无任何关系。李占洋雕塑中的形象不再具有明显性的刺点表征。从这个意义而言,无论他个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李占洋雕塑都存在着一个架构性的操作,这种架构无形中将雕塑形象整合为一个具有连贯性的再生叙事,使其尽量调动起人的感官和融入情景的冲动。而他近期雕塑就是一种直接的在场,不再强调对现实场景的模拟塑造,我们看到的既是媒介,也是形象;既是主体,也是对象。
 
 
姊妹 46x38x120cm 铸铜 2020
 
 
以往我们观看他的雕塑如同在阅读一本跌宕起伏的小说或剧本,对于情节的联想可能会大于对作品本身的观看。如今,李占洋在不同材料的褶皱或印记中获取自身的形式,让形式、材料和塑造成为一种新的可能。凝视他的雕塑,万物在材料中显形出来,它可能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只鸡、一笼蒸包、一条狗,无论什么都不是通过李占洋在情景中安排的位置和身份,而是自我的显现和异化,以及自我象征化的表征。
 
 
平滑
 
 
凝视是从李占洋雕塑中的视觉意义着手分析,平滑则来源于他雕塑中的触觉层面。罗兰·巴特认为触觉与视觉不同,他认为视觉还是保持着某种距离感,但触觉会将距离彻底消除。无论是汉白玉材质的《闹海》、青石材质的《小狗》,以及柏木材质的《触》,我们可以看到李占洋在近期雕塑中对于平滑效果的极致处理。这样的平滑表面,无疑会唤醒观众的触摸欲望。伴随着触觉的介入,雕塑本身的真实感也阻断了观众对于意义的强调和叙事的联想。 
 
 
小狗 65x30x45cm 福建青石 2020
 
 
闹海 56x36 x46cm 汉白玉  2019
 
 
触觉增强了李占洋雕塑的整体强度,与前面提到的被凝视相互对应。这种情况下,雕塑不仅仅给人带来视觉张力,也是从观看到触觉的延伸。有趣的是,李占洋作品《触》将自己的手指伸向身体的刀口,构图让人联想到卡拉瓦乔的《托马试探耶稣》。二者差异在于,李占洋对自己身体的触摸更有一种自我追问和自我确认的身份指向,也无形中加强了观众的触感冲动。
 
 
触 118x76x15cm 柏木 2023
 
 
韩炳哲认为“平滑美学”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它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因为平滑不造成什么伤害,也不会带来任何阻力。“平滑美学”在消费社会和资本社会控制下,感知的对象由他者完全转向主体自身,美学由此成为一个“彻底去他异性”的自我感知,“感知”也从根本上失去了原初意义。李占洋从过去雕塑中的叙事性转向对物本身的呈现,也通过触觉完整了形象的实体性。
 
 
凝聚
 
 
中国古代雕刻就是一部雕琢石头的历史,各大石窟造像积淀着千年以来的石刻造像,凝聚着东方式的高级审美。就李占洋早期作品造型语言来说,是写实具象的意向表现,用有些类似于速写似的速塑方法塑造组合大场面泥塑,再用丙烯或油画颜料随类赋彩,整个就语言系统是西方写实主义的一脉。但后期作品越来越呈现本土化特征,是中国石刻语言的吸收和发扬。
 
 
万蛇出洞 92x115x105cm 铸铜  2010
 
 
 
万蛇出洞(局部) 92x115x105cm 铸铜  2010
 
 
雕塑的特点不是记录现实,就记录现实的功能性来说,雕塑远远比不上电影和油画,它的优势就是在它简单有限的空间内,工匠用最极致的形体语言达到高超的审美境界,如北魏的秀骨清像,唐代的丰润饱满。古代石窟造像的精美非常人所能全部体会,唯经过专业训练者才行。艺术就是阳春白雪,很多时候是小众化,艺术品高级的艺术语言通过美术馆画廊的传播才使之成为经典,才最终达影响到大众。李占洋的转变在于发更加深究艺术语言纯化,越来越凝聚和锤炼雕塑语言,用具象的方式呈现各种材料的可能性,渐渐脱离通俗的大众审美。
 
 
不定式
 
 
李占洋雕塑将观众拉回感觉层面的形象和形状,观众在他的雕塑中感知被重新唤醒。知觉是一种直接传达,它要避开渲染或通过情节、场景讲叙故事情节的诱惑。知觉是从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从一个层面到另一个层面,它得避开对叙事性的想象而直接诉诸感官系统。李占洋过去的雕塑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阅读体验,而现在则是以雕塑的表皮渗透到观者的肌肤和神经。
 
 
海啸 52x52x15cm 汉白玉 2019
 
 
海啸(局部) 52x52x15cm 汉白玉 2019
 
 
如今的李占洋少了许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执拗,多了“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洒脱。他不再注重雕塑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对象,而转向了对于方法和路径的研究。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李占洋则用一切心来塑一切物。在李占洋眼中,一切都可以成为雕塑的对象,对象本身并无高级与低级的区分。反而那些被边缘、被遮蔽、被忽视的东西,却成为他津津乐道去表现的对象,他始终让自己与宏大叙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绽放 105x75x10 柏木 2023
 
 
绽放(局部) 105x75x10 柏木 2023
 
 
回到展览的主题,“收汗”原本是指水泥从流动状态到凝固状态的凝结过程,“收汗”实质上一种充满不确定的中间状态。李占洋近年来的雕塑摆脱了过去作品中夸张化造型、艳俗化色彩和叙事性场景的标签,让雕塑回到了某个平静瞬间。随着现实的不确定性和自身的不确定性,李占洋越发以无意义的方式体会或呈现着不确定的本身。“不确定性”也是他的勇气和态度。
 
崔付利
2024年3月15日
 
羊群  185x80x17cm 铸铜 2011
 
 
羊群(局部)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期待与您共同分享这段对真实、形象与观感的深入探讨。
 

 
正在展出
 
 
收汗——李占洋雕塑作品展
 
艺术家
 
李占洋
 
策展人
 
崔付利
 
艺术总监
 
张林
 
主办单位
 
朗信艺术中心
 
支持单位
 
朗信集团
 
地点
 
朗信艺术中心
 
展期
 
2024.3.23-5.23
 
开幕
 
2024.3.23 下午4:00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