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当代水墨何去何从:“水墨原形”展亮相南京三川
开幕现场
策展人高名潞发言
展览现场
学术研讨会现场
由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高名潞先生策展的“水墨原形”展,10月27日下午15时在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众多艺术家、批评家、理论家以及文艺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高名潞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南京具有身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就是蕴育文人文化之地。当前,南京也是当代艺术的重要阵地,所以,在此举办本次展览,是为天时、地利、人和之选择。三川当代美术馆馆长刘菁女士在开幕致辞中说,举办这样大型的当代艺术展,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推动南京以至江苏地区当代艺术的发展。
本次展览,邀请了国内外在水墨领域探索多年并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且颇多建树的艺术家参展,第一回展的参展艺术家有:李华生、潘公凯、邱振中、徐冰、谷文达、王璜生、徐累、杨志麟、郭桢、邓国源、张羽、张浩、冰逸。“水墨原形”试图梳理20世纪以来的现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并展望21世纪水墨艺术的发展方向,重点讨论中国当代水墨的现状,特别是个人建树问题,而非传统批判问题。
“水墨原形”以找寻中国水墨艺术的独特表现方式,在上午的研讨会中探讨了“气韵生动“在当代语境中的意义及水墨作为一种精神状态的表征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展览的研究课题。以下是部分专家的重要观点。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皮道坚认为:“气韵在当代语境中是构成万物生命的本原,代表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用来概括艺术生命的范畴,水墨精神应与当代人文精神有关,水墨材料需要有趣味性生动性,要有呼吸。”
著名女性艺术评论家陶咏白对各位艺术家的作品谈出自己的内心体验,她把邱振中的水墨艺术比作迪斯科,王璜生则是圆舞曲。她认为:“水墨结构是一种感性结构,通过水墨可以显现艺术家的性格特征。”
著名批评家王端廷则对水墨提出了新的观念,他说:“传统水墨因具有过分民族性而难以进入国际学术视野,西方色彩曾经历表现和极简两次演变而更加国际化,水墨艺术也应借鉴西方艺术发展历程,超越气韵生动,突破极限适应当代艺术的发展。”
理论家夏可君的发言极富思辨,他认为:“水墨是材质的材质,其水性、笔性、墨性都可以互相渗透,具有超越性,在具有自然性同时具有控制性,这造成它无法与西方艺术对话,但它留白的气化空间与西方结构结合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探索。”
艺术家邱振中认为:“在观念艺术时代,艺术家需要靠智慧创造,艺术图形要给人内心的震撼,评论家要有新的观点,从被阐释对象中寻找从未被阐释的内容给予新的阐释。”
著名批评家牛宏宝探讨水墨与祛魅的可能形态,他表示:“水墨承担了民族主义的责任,同时也寄托了中国文化中形而上的精神。他认为水墨有多种样式寓言化、视觉化和水墨观念等,如今仍可以当代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