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王春辰:艺术的微言物语

时间:2020年11月16日 作者:王春辰 来源:艺术理想国
 
 
 
 
 
【2020.11.09】
艺术及其作品,在中国其实是有它的学术系统的,只是外部的社会系统将它遮蔽了。
 
周末看展,你会发现在实验的艺术的展览现场,都是年轻的观众居多,而很少看到年纪少长的艺术家,这是代沟的差异吗?事实上,发展中的与可能成为未来的艺术家是在这些年轻的实验的艺术里,他她们的活力应该给年长的艺术以刺激,其实,善学者时时向青年人学习,而不是相反。米诺M房间坚持了四年做实验的艺术展示,现在孤守在黑桥那片绿地中,四年中展示过的很多青年艺术家真的是不错(当然不是所有,要不怎么叫实验呢?),凭一己之力,做替代空间,这是最可贵的当代艺术精神。蔡锦是很有影响的艺术家了,但她在自己的工作室空间里猛推年轻的艺术家,自己也大获后生的激励,这也是前浪推后浪的高贵。正是因为有那么一批年长的艺术家推年轻的艺术,才使得艺术生生不息地前进,彼此彼此。
 
我们需要对展览和看展览做观众统计和分析。为什么办展览(从主办方角度)、做展览(从艺术家角度)?谁来看展览?以及如何看展览?这在美术馆研究中是重要课题;在美术批评中是必修功课,发现艺术现场中的艺术、看到艺术的新状况、发现新人、讨论艺术问题;对艺术家是捧场与学习、受启发或刺激的机会,在国外的艺术展览上,经常邂逅大咖艺术家,是自己去看展览的艺术家,不是应邀参加开幕的艺术家,他们往往认真看作品、思量它们,如我在外国的展上遇到过马克.奎恩(奇遇)、别人指那个是克罗斯等等,而且看展的年长者摩肩接踵,可以想象他们年轻的心和对艺术的敏感度;美术馆办展,是推动某一艺术,是总结某一艺术,是探讨某一艺术,也是对艺术的敬礼;艺术家做展,是检验自己的艺术步履,是向公众呈现自己的所作所为、接受审视和批评,当然也是希望获得掌声和赞美,但也有一类展览,是提出问题,针对某种僵化,发出声音,看看观者有无反应和互动,它期待的不是鲜花,而是来自敏锐者的激辩,这样的展览是艺术勇者的作品和观念表达,展览是其作品,做展览就是创作艺术或质疑艺术,YBA作为八十年代的青年人(学生)就是把展览做成艺术作品,把艺术挑战做出展示,九十年代北京的一批青年艺术家也是做展览看作态度的一种方式,看他们后来的发展都从这些青年艺术家的现场展中脱颖而出,没有那些让人心潮澎湃的展览,他们的艺术激情可能就慢慢地磨灭了。为做展览礼赞,而经常自己去看展览是一种艺术持续有动力有激情的修养和智慧。
 
人们会有一天厌倦甜腻的审美的。
 
今天的中国艺术现场,很多都被甜腻甜俗媚气霸占了(接上一条微信)。中国的审美水平会提高的。想想看,中国曾经有过大气滂沱的美学眼力与品格,怎么会永远要沉迷在目下的很多甜腻腻呢?我们不是要提高普及审美吗?这就是第一关要过的。
 
【2020.11.11】
艺术历史不是白给的,它有定律,艺术世界形成学术体系,而后者导致审美的现代性发生并成为常识。这就是审美现代性的历史性定律,中国的审美普及一定会沿着它走向前的。
 
审美现代性是评定社会状态与发展的另一个维度,不仅仅是要楼房多高、铁路多快、吃得多油。
 
【2020.11.15】
艺术,首先是通过眼睛看的东西,不是先入为主用文字堆砌。而关于艺术则非用文字不可,否则是不是艺术或多么艺术都无法确证。作为视觉的艺术与作为文字的讨论评论批评就永恒地形成对抗,艺术不说话,完全是文字在打架。
 
问题是:我们读了文字是不是就等于读懂了艺术?反之亦然。
 
千万记住:装置不是单一物件,而是与空间对抗对话、改变空间的艺术方式。中国新一代装置艺术家有多个呢?
 
我们总是被雕塑和装置之间有什么区别所纠结,其实现在的情况是它们越来越彼此拉开了距离,在思维方式上越来越不同于雕塑,这在国际范围内的装置艺术家的作品上都可以发现这个变化。中国装置艺术不发达是因为我们总想把它和雕塑放在一起比较或区别,而情况是装置早已自立门户、不再和雕塑对比。批评家Clair Bishop的总结是“梦幻之境”、“高度强化的感知”、“模拟一种全身心通噬感”及“被激活的壮观情景”,她以此归纳当代的装置。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