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范晓楠:“人类世”语境下,生态艺术何为?

时间:2021年07月07日 作者: 来源:中促会公艺委
 
 
《石头英国漫游记》何云昌2006-2007
《尘埃计划》坚果兄弟,11月15日傍晚,北京吸霾第87天,坚果兄弟鸟巢奥克匹克公园一带作业
 
 
《垃圾围城》静帧,王久良,2008-2010,图片来源:Artlinkart
 
 
《小路》杨心广2018。7000棵模型树,尺寸可变。
 
 
《山们》杨心广2018。混凝土、石英砂,尺寸可变。
 
 
中国的生态艺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实验艺术在中国的勃兴。生态艺术的全面兴起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张桓的《十二平米》探讨恶劣的生存处境;张大力的《对话》关注城市的迅疾变化与人的关系;沈少民的《盆景》用金属钢架展示人类对植物的畸形审美;陈强的大型装置《黄河水体纪念碑》整体性地呈现黄河水质景观;李山的《南瓜计划》利用基因技术对物种的改变,凸显生态问题的复杂性等。值得一提的是1995 年成都《水的保卫者》众多艺术家针对水资源保护实施创作,其中尹秀珍的行为装置《洗河》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这次集体的艺术活动使行为艺术与观念走进公众生活,并以艺术之名向社会发出生态污染的警示,由此被追溯为中国本土生态艺术的发端。
 
进入千禧年后,伴随生态环境的极具恶化,中国的当代艺术出现了越来越多关注生态议题的展览及作品。如澳门艺术博物馆的项目“以身观身”行为艺术文献展历时10年共四届(2005-2015),每一届均有许多关注艺术生态的优秀行为艺术作品,如:厉槟源《自由耕种》《臭水沟的春天》、胡燕子的《一箱子土计划·故土》以及蔡青的《湄公河计划》等。2018年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象外之景”OCT-LOFT公共艺术展,杨心广的《小路》致敬博伊斯7000棵橡树,《山们》探讨自然之上的人文积淀,自然被改造为带有一定人迹的物质和精神留存,同时这些被改造之物又“返魅”为天然的状态,以及尹秀珍的互动装置《种植2018》等均是关注生态议题的作品。近年来,又有王久良的《垃圾围城》《塑料王国》、柴静的《穹顶之下》、何云昌《石头英国漫游记》等作品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面对雾霾最严重的时期,坚果兄弟的《尘埃计划》,持续100天用吸尘器在北京的空气里收集尘埃,最后将尘埃做成一块砖,则成为铭写在2015年独特的历史记忆。
 
以上是对中西方生态艺术历史文脉发展的简单回顾,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纵览不同阶段艺术家及展览活动对于生态艺术多维度的诠释,生态艺术既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修复,也是对人类精神生态的一种疗愈。由此观之,生态艺术并不只是一个环保问题,它涉及到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社会学以及生态艺术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互渗,这些艺术作品开启了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天人关系。那么,中国的生态艺术又有哪些有别于西方的特征?未来我们又将如何推进?
 
 
二、生态艺术与本土文化诉求
 
 
生态艺术不应该具有全球的统一模式,不同地域的国家拥有差异的自然风貌和文化传统,因此可以应用不同的生态理念和美学方法与自然和谐共处。伴随与日俱增的生态危机,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将传统生态哲学、美学精神和当下生存体验结合。这种生态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使当代中国生态艺术呈现出与西方迥异的面貌。中国文人画传统中“山水”意象与美学精神,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生态艺术的形态和审美取向。通过对古典山水的意境、观念与图式的改造,揭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毁坏。对“山水”的借用和改造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一种常见的策略和独特的现象。
 
 
 
《背后的故事-1》 184cm×367cm 柏林国家东亚美术馆,柏林,德国,2004。
 
 
        《剩山图-1》尙扬 2015                《残山水》梁绍基2005-2008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