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范晓楠:“人类世”语境下,生态艺术何为?

时间:2021年07月07日 作者: 来源:中促会公艺委
 
徐冰的山水装置《背后的故事》系列,运用各种干枯植物、纸张以及废弃物,在灯箱后细致入微地再现中国古典山水图像,当我们从正面观看时可以欣赏山水画卷,而转到背后时,会惊异地发现它的构成元素。艺术家用极具讽刺的手法揭示真实的存在状态,既是自然生存环境的危机,亦是精神信仰的危机。关注类似主题的艺术家还有画家尙扬,从他早期的创作《董其昌计划》到近年延续的《剩山图》《剩水图》和《坏山水》等,利用绘画与媒介材料的组合形成极具张力的隐喻呈现。艺术家梁绍基以养蚕为艺术实验的创作手法,利用蚕对空白长绢的侵蚀,将蚕丝、茧、蛹、蛾、卵、蚕砂、蚕渍组合形成《残山水》图像,并利用古香樟木残片和水沉木等综合材料形成空间装置,生动诠释着自然、人与文化景观,环境、生命与生态美学间的复杂关联。
 
 
《富春山居图》姚璐 2008
 
 
艺术家姚璐的《中国景观》系列摄影作品,他以今天的北京到处可见的一堆一堆由绿色防尘布所遮掩的建筑材料为素材,添加少许亭台楼阁与小舟,拼凑成一个个看似精心构思的青绿山水画面。戏仿的形式揭示了中国极速发展建设的城市景观与传统山水精神的矛盾冲突。类似的创作还有艺术家杨咏梁利用电脑合成技术绘制的系列山水作品《人造仙境》《来自新大陆》《太古蜃市》等,他将现代文明城市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污水排放、施工建设以及高压电缆等景观组合成水墨淋漓的宋代山水。还有艺术家张克纯的《北流活活》和《山水之间》等摄影作品,关注城市废墟和建筑残骸展现出的城市的伤痛以及人类的孤独与无助。
 
 
《一次性纸杯》 谭勋 2011至今              《飞机餐盒》谭勋2009-2018
 
 
《山水谣》霍波洋,2020中国·万荣首届黄河文化国际雕塑展
 
 
艺术家谭勋的《李明庄计划》《一次性纸杯》《飞机餐盒》等将中国的山水型态雕凿或茶渍的痕迹转化于日常物品之上,使我们对自然的体悟和精神的探寻融入现实生活的观照。以及《24.2㎡》《谷地理计划-广东南海》《N38 ° 62 ′ E103 ° 08 ′》山水的型态贯穿于他的创作理念之中,成为艺术家可辨识的符号语言。同样将山水内化为个人创作的脉络体系的还有雕塑家霍波洋,他的《山水谣》《水融霜》《清源》等是典型的代表。行为艺术何云昌的作品《与水对话》在云南梁河上,他用吊机把自己悬在空中,用手中握的刀将河水“劈成两半”,同时在自己的左右胳膊上各划下一道伤口,让自己的血水与河水共同流淌,行为持续90分钟,为这条河留下了4.5公里长的“伤痕”。
 
中国艺术家对“山水”的图式与符号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与精神诉求,它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基底,是中国艺术精神的载体与文化指归,由此,对于自然生态危机的反思,对于消费文化与意识形态促使国人精神文化状态改变的现实,均会自觉地选取残破山水的图式进行创作,上述艺术家及作品整体呈现了生态艺术议题在中国本土创作中的集体特征,由此印证了生态艺术在地性的过程可以衍生出复杂多样的型态以及与自然不同的相处之“道”。
 
 
三、诗意的栖居与回到荒野
 
 
生态问题总是与地理环境密切关联,因此往往呈现出更鲜明的在地性。这种在地性囊括自然地理、社会民族,历史人文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从而构成具有不同美学诉求的生态艺术。生态艺术从架上绘画和美术馆白盒子空间进入更加多元而广泛的场所,场所与空间成为作品意义生成的有机部分,呈现出更加鲜明和突出的公共性。对于全球的生态艺术来而言,回到本土地域,构建当代人的生态审美活动,应该在审美体悟、艺术发现中更凸显生态敬畏,在生态诗学的绿色之思中,引导人类的生态审美活动走向自由自觉。创造诗意栖居的生态路径,使解决各种自然危机所涉及的环境学、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维度均被艺术手法柔化为一种生态诗学。
 
自觉的生态审美与境界的实现,应落实于建构参与和体验的生态人文关怀,就观众审美接受及其与作品意义塑造的关系而言,当今的生态艺术项目和策划活动在生态审美意识的表达上具有体验性、共情性和参与性特征。其中,最为基础的是体验性。所谓体验性,是指策划人或艺术家为欣赏者提供切实可感的现成物,或走向户外进而沉浸于大自然与艺术作品打造的审美意境空间,实现娱乐与欣赏;拍照与打卡;幼教与亲子等多功能的公共艺术生态项目,使观众得以于其中体验艺术作品所构建的诗意情境,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进而促进审美境界的提升。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英国南部废弃矿山的植物温室改造,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美国米斯克河壁画项目,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以及万荣黄河文化国际雕塑展等,均是非常成功的公共生态艺术项目。
 
 
 
     英国南部康沃尔郡“生态伊甸园”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草间弥生作品《盛放的妻有》
 
 
 
2000年在英国南部康沃尔郡废弃的矿山上历时五年兴建完成的“生态伊甸园”,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该项目是全球最大的生态温室植物园,里面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种植物,其宗旨是展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依靠植物进行可持续发展,被誉为“通往植物与人类世界的大门”。同样是在千禧年启动,持续至今的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在国际上十分知名。策展人北川富朗针对日本新潟县南部十日町市和津南町等地区恶劣的寒冷天气,以及越来越多本地人口的离开、老龄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发起“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项目。使闲置的自然空间转化成为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及生态艺术的切入点。这一乡村艺术模式引发了普遍的回到荒野的艺术潮流。
 
美国持续20余年的米斯蒂克河壁画项目同样值得关注,在空间的处理上,该项目通过在墙体上绘制丰富多彩的生态壁画,完成了对空间的艺术性再利用,在不影响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业硬景观”向“生态软景观”的转变。他们利用艺术的方式对空间进行全面改造,不仅使“消极空间”重焕生机,也逐渐消解了九十三号洲际公路长久以来隔在社区与河流之间的“工业屏障”,通过米斯蒂克河壁画项目,社区与河流之间的连接得以重建。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