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西方视角下的“女性”与父权制的“抽象”艺术话语

时间:2023年03月13日 作者: 来源:Art-Ba-Ba

 

 
 
话题

西方视角下的“女性”

与父权制的“抽象”艺术话语
 

 
“我们不得不警觉到,在关注她们的女性身份时,在追求‘女性’之普遍性时容易忽略的一个更加深层、隐蔽的问题,即“她们”是谁的提问是一个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其中更应包括阶级、种族、地方等多重意义的后殖民批判。而这也恰恰是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后,于20世纪末产生的第三波女性主义思潮的立足点。”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女性议题的讨论可谓层出不穷,从最近火遍全网的日本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的对谈,到影视作品里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以及愈来愈多机构发起的女性艺术家群展,这波高涨的女性主义热潮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件的聚合体,从历史角度来看,它往往被视为继19世纪中叶、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末的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后的第四次女性主义浪潮——一场得益于社交媒体的传播性事件。在这之中,去年11月由西岸美术馆和蓬皮杜中心推出的特展“她们与抽象” (Women in Abstraction) 被看作中国“国内首个聚焦女性抽象艺术家群体的专题展”,展览意在“追溯由女性艺术家视角书写的西方20世纪抽象艺术史...重估女性对抽象艺术的贡献”。围绕该展览,一系列关于“她们”的身份以及艺术史中的“抽象”话语问题也进一步显露出来。同时也会引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在今天容易将“女性”普遍化以及对“抽象”这一话语建构及其历史叙事惯性的接受和重申,是否遮蔽了女性主义广泛的议题下那些真正紧迫的性别、种族、后殖民和政治生态的危机与矛盾?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特展“她们与抽象”,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摄影:Alessandro Wang
 
 
2021年,“她们与抽象”已分别于巴黎蓬皮杜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进行了双城巡展,作品的时间跨度大致从1920、30年代直至20世纪末,含括了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在内的作品形式,通过审视这段女性抽象艺术的历史,对被称作“男性俱乐部”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以及仅限于绘画的抽象艺术范畴提出挑战,展陈的30余位女性艺术家的近百件作品多置于20世纪西方抽象艺术运动的语境之下。
 
在60、70年代深受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启发的女性艺术家,如索尼娅·德劳内 (Sonia Delaunay)、李·克拉斯纳 (Lee Krasner)、布里奇特·赖利 (Bridget Riley) 等人,她们从男性同行或自己配偶的创作幕后走出,将自己的作品广泛地推向公众视野。与巴黎和毕尔巴鄂的同名展不同的是,为了契合展览发生地的本土语境,西岸美术馆的展览上有意增加了延伸至中国的抽象艺术叙事,然而受限于蓬皮杜中心的馆藏,这样的讨论仅仅停留在了展墙文字上,蜻蜓点水般地划过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如火如荼的抽象艺术运动。不仅如此,在参展艺术家名单中,仅出现了两位非白人艺术家——来自阿根廷的艾丽西亚·佩纳尔巴 (Alicia Penalba) 以及来自巴西的日裔艺术家莉迪亚·奥村 (Lydia Okumura) 。在面对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把目光放回到上世纪的两场女性主义思潮以及它们之间在语境和观念上的显著差异。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